杜门终日不通书,得意忘言总不拘。
举向世间人不会,妄谈生死事区区。
信香不昧和光爇,祸福皆心岂有殊。
心本全真含万有,只缘六处起诸愚。
眼耳舌鼻身意静,个中何物碍明珠。
照天照地元不坏,非心贪妄命须臾。
天命五旬当见觉,从其耳顺纵心如。
老人百出光无变,休将庚申叩文殊。
了道即心含法界,心无应物合菩提。
但劝诸人心莫怕,岂劳心上外求诸。
为君一念真空体,肯信无心道不虚。
萍乡县丞求颂。宋代。释印肃。 杜门终日不通书,得意忘言总不拘。举向世间人不会,妄谈生死事区区。信香不昧和光爇,祸福皆心岂有殊。心本全真含万有,只缘六处起诸愚。眼耳舌鼻身意静,个中何物碍明珠。照天照地元不坏,非心贪妄命须臾。天命五旬当见觉,从其耳顺纵心如。老人百出光无变,休将庚申叩文殊。了道即心含法界,心无应物合菩提。但劝诸人心莫怕,岂劳心上外求诸。为君一念真空体,肯信无心道不虚。
释印肃(一一一五~一一六九),号普庵,俗姓余,袁州宜春(今属江西)人。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,年二十七落发,高宗绍兴十二年(一一四二),于袁州开元寺受戒。游湖湘,谒大沩牧庵忠公,有省。十三年,归寿隆。二十三年,主慈化寺。孝宗乾道二年(一一六六),始营梵宇。五年卒,年五十五。有《普庵印肃禅师语录》,收入《续藏经》。事见《语录》卷上《年谱》、《悟道因缘》、《塔铭》。 印肃诗,辑自《普庵印肃禅师语录》,编为三卷。 ...
释印肃。 释印肃(一一一五~一一六九),号普庵,俗姓余,袁州宜春(今属江西)人。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,年二十七落发,高宗绍兴十二年(一一四二),于袁州开元寺受戒。游湖湘,谒大沩牧庵忠公,有省。十三年,归寿隆。二十三年,主慈化寺。孝宗乾道二年(一一六六),始营梵宇。五年卒,年五十五。有《普庵印肃禅师语录》,收入《续藏经》。事见《语录》卷上《年谱》、《悟道因缘》、《塔铭》。 印肃诗,辑自《普庵印肃禅师语录》,编为三卷。
春怀赋得冰雪莺来晚春寒花较迟十字 其七。宋代。王安中。 渊明苦长饥,中年求一官。归来莳松菊,颇觉生理难。我恐须出仕,未出心已寒。好谢山巨源,作吏废游观。
夜坐同兄。明代。石宝。 明月出东方,虫声初在户。宿霭倏已收,庭阶出芳杜。流云翻细波,坐对喜欲舞。秋色何悠扬,龙泉碧花古。缊袍良非贫,所贵在清素。况值宵旰勤,侧席思口苦。红日关寸心,移孝固其所。豸角养既成,山龙门应补。乃知南阮心,不以万金富。
林浴元民部邀游虎丘夜半方回。明代。郭之奇。 龙门通世好,虎刹获新观。会晤缘非偶,登临足未艰。层峰随野眺,曲涧恣幽盘。风入陵通气,日归寺隐峦。歌声依谷响,酒兴得山宽。别后空馀此,扁舟破夜澜。
入施州杂咏六首 其一。明代。潘希曾。 匹马空山日易移,裹粮篝火傍崖炊。谁言野食无供帐,鸟作笙箫树作帷。
鳌背元夜。金朝。李俊民。 山市家家秉烛游,风檐齐挂月灯毬。不须更用闲妆点,人在鳌峰最上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