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绿平池,又柳疏蝉断,花亸莺娇。四檐鸣玉,急响入芭蕉。
未落银床一叶,甚秋色、西来如潮。断又续,似银河化泪,湿遍鲛绡。
今年轻容早换,任斑斑点点,暮暮朝朝。马上楼上,两处唱潇潇。
自别苏州画舫,算祇为、吴娘魂销。绣被底,今宵骤寒,应是秋宵。
骤雨打新荷 伏日连雨,清冷如深秋,漫成一阕,即元遗山《小圣乐》也。壬寅七月三日。清代。樊增祥。 水绿平池,又柳疏蝉断,花亸莺娇。四檐鸣玉,急响入芭蕉。未落银床一叶,甚秋色、西来如潮。断又续,似银河化泪,湿遍鲛绡。今年轻容早换,任斑斑点点,暮暮朝朝。马上楼上,两处唱潇潇。自别苏州画舫,算祇为、吴娘魂销。绣被底,今宵骤寒,应是秋宵。
樊增祥(1846—1931)清代官员、文学家。原名樊嘉、又名樊增,字嘉父,别字樊山,号云门,晚号天琴老人,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。光绪进士,历任渭南知县、陕西布政使、护理两江总督。辛亥革命爆发,避居沪上。袁世凯执政时,官参政院参政。曾师事张之洞、李慈铭,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,诗作艳俗,有“樊美人”之称,又擅骈文,死后遗诗三万余首,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,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。著有《樊山全集》。 ...
樊增祥。 樊增祥(1846—1931)清代官员、文学家。原名樊嘉、又名樊增,字嘉父,别字樊山,号云门,晚号天琴老人,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。光绪进士,历任渭南知县、陕西布政使、护理两江总督。辛亥革命爆发,避居沪上。袁世凯执政时,官参政院参政。曾师事张之洞、李慈铭,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,诗作艳俗,有“樊美人”之称,又擅骈文,死后遗诗三万余首,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,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。著有《樊山全集》。
恭和御制耕织图诗 其一。清代。允祥。 历历三时况,如陈《七月》篇。秋云青甸里,春雨绿畴边。圣政先无逸,皇心重有年。孜孜宵{口干}意,总向画图传。
嬴惠庵十景诗为邓元宇将军赋 其四 石窦泉香。明代。王弘诲。 季子坡翁怀古间,松楸石窦水潺湲。源源本本钟情处,家在泉南第几山。
鹧鸪天。明代。杨慎。 恰喜高秋爽气新。却愁秋月解伤神。酒阑二十年前事,梦醒三千里外身。枫叶岸,菊花津。且须勤买阿宁春。帐头傀儡元来假,枕上邯郸岂是真。
送唐别驾赴郢州。唐代。钱起。 少年从事好,此去别愁轻。满座诗人兴,随君郢路行。蒹葭侵驿树,云水抱山城。遥爱下车日,江皋春草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