岭南灵迹千年在,凭吊秋来思转劳。穗石烟霞埋井里,越王台殿没蓬蒿。
山中瑶草年年长,海上珠光夜夜高。虹涧鹤台俱杳漠,不禁蓬鬓两萧骚。
秋怀八首 其二。明代。李孙宸。 岭南灵迹千年在,凭吊秋来思转劳。穗石烟霞埋井里,越王台殿没蓬蒿。山中瑶草年年长,海上珠光夜夜高。虹涧鹤台俱杳漠,不禁蓬鬓两萧骚。
明广东香山人,字伯襄。万历四十一年进士。教习庶吉士。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。性孝友廉介。诗祖《三百篇》,书法祖魏晋,草篆隶楷皆工。有《建霞楼集》。 ...
李孙宸。 明广东香山人,字伯襄。万历四十一年进士。教习庶吉士。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。性孝友廉介。诗祖《三百篇》,书法祖魏晋,草篆隶楷皆工。有《建霞楼集》。
元夕大风雨。宋代。范成大。 河倾海立夜翻盆,不独妨灯更损春。冻涩笙簧犹可耐,滴皴梅颊势须嗔。
过韩氏庄登小阁 其二。宋代。释道潜。 玉秀兰芬好弟昆,时来挟册视田园。囷场古木千章合,彷佛秦人避世村。
泊舟西村见居民云数里间有梅访之殊未花。宋代。赵蕃。 漠漠烟村四五家,水清霜落路平沙。我来欲问梅消息,地冷年年未放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