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张道士

送张道士朗读

大匠无弃材,寻尺各有施。况当营都邑,杞梓用不疑。

张侯嵩高来,面有熊豹姿。开口论利害,剑锋白差差。

恨无一尺捶,为国苔羌夷。诣阙三上书,臣非黄冠师。

臣有胆与气,不忍死茅茨。又不媚笑语,不能伴儿嬉。

乃著道士服,众人莫臣知。臣有平贼策,狂童不难治。

其言简且要,陛下幸听之。天空日月高,下照理不遗。

或是章奏繁,裁择未及斯。宁当不俟报,归袖风披披。

答我事不尔,吾亲属吾思。昨宵梦倚门,手取连环持。

今日有书至,又言归何时。霜天熟柿栗,收拾不可迟。

岭北梁可构,寒鱼下清伊。既非公家用,且复还其私。

从容进退间,无一不合宜。时有利不利,虽贤欲奚为。

但当励前操,富贵非公谁。

韩愈

韩愈(768~824)字退之,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思想家,河阳(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)人,汉族。祖籍河北昌黎,世称韩昌黎。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称韩吏部。谥号“文”,又称韩文公。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,破骈为散,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。宋代苏轼称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,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,作品都收在《昌黎先生集》里。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“道统”观念的确立者,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。 ...

韩愈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宋高宗

人有贤否,道有废兴。

子如命何,营营震惊。

()

城阙。愁绝。落花时。野戍残旂雨微。峡中一春无雁飞。

相思。北来音信稀。

()

惨淡归人意,春前问去舟。参商初两地,胶漆已三秋。

雨色低津树,江光隐驿楼。庭花多所恨,不是锦衣游。

()

少年场屋苦奔波,每对书檠读不多。

三十年来书好读,可邻老眼费摩挲。

()

石浅沙平流水寒,水边斜插一渔竿。
江南客见生乡思,道似严陵七里滩。

()
吴寿彭

偏安常是误南金。士道薄梁陈。词旨江令浮艳,文章庾信哀深。

海门望极,滔滔逝水,波咽初心。江上数峰笼晚,六朝恨绝遗音。
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