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子官于福昌,块灰独居,
无与为友。宾客不至,
遗朋失旧。经时闭门,
终日钳口。出无与游,
居无与就。谁同我食,
谁酌我酒。归守妻孥,
出对厮走。驾言出游,
田童野叟。气否莫交,
情包不剖。塞聪蔽明,
盘足袖手。披书阅简,
眩目疲肘。厌然成痼,
不可针灸。于是张子,
涤虑除烦,披庭扫堂,
枕手而眠。恍若有遇,
有神降焉。曰我实哀汝,
独无友朋。我有教告,
子乎我听。凡世之人,
百愚一贤。古昔所叹,
非独今然。得贤与朋,
善固无俪。贤不可得,
将愚与比。友贤实难,
幸然后值。不幸友愚,
与无孰利。谄笑倾辟,
韬情晦实。测心献计,
因隙投策。口是腹非,
面歌背泣。友若此者,
实繁孔多。曷若不见,
目清耳和。我复告子,
真友之实。尔遵我言,
友胡有竭。人物虽殊,
可友同焉。赐尔以友,
其名曰山。居汝左右,
在汝北焉。端不汝去,
澹兮绝言。春丽夏繁,
秋疏冬瘦。霞雾融明,
风驰雨骤。孤楫横奔,
牢屯巧镂。傲岸轩昂,
清华润秀。对食临眠,
排堂入牖。效技汝前,
虽劳不疚。山有佳泉,
多灌尔囿。历石悬空,
泠泠清漱。如闻妙音,
濯烦浴垢。不犹愈乎卑议庸读,
过耳增懑,入心善烦者乎。
山有修竹,汝园是植。
静丽明鲜,端虚正直。
如彼正人,扬言发色。
微风散碧,宵月镂白。
不犹愈乎市儿尘颜,敧眉鼓吻,
佞笑浮言,工为媚悦,
善佞曲拳者乎。山有乔木,
耸立而峙。端无媚姿,
若对正士。障雨蔽暍,
千人所芘。微飚披拂,
吹奏竽籁。不犹愈乎蠕蠕鼠辈,
女黠儿娇,奴趋妾拜者乎。
山有好鸟,清喉丽羽。
引啸长鸣,群呼迭语。
夜管风弦,哀簧怨柱。
不犹愈乎巷歌里舞,促缩跳梁,
颠妖淫污,父子不施,
弃礼忘数者乎。如前实繁,
言胡可殚。汝与之乐,
右攀左援。曷为孑孑,
寤寐嗟叹。张子再拜,
受言永怀。解累亡忧,
心通志开。高山岩岩,
流水潺潺。竹茂木翘,
鸟鸣琅然。如前夷齐,
而后闵颜。吾何为乎,
浩然其间。
友山。宋代。张耒。 张子官于福昌,块灰独居,无与为友。宾客不至,遗朋失旧。经时闭门,终日钳口。出无与游,居无与就。谁同我食,谁酌我酒。归守妻孥,出对厮走。驾言出游,田童野叟。气否莫交,情包不剖。塞聪蔽明,盘足袖手。披书阅简,眩目疲肘。厌然成痼,不可针灸。于是张子,涤虑除烦,披庭扫堂,枕手而眠。恍若有遇,有神降焉。曰我实哀汝,独无友朋。我有教告,子乎我听。凡世之人,百愚一贤。古昔所叹,非独今然。得贤与朋,善固无俪。贤不可得,将愚与比。友贤实难,幸然后值。不幸友愚,与无孰利。谄笑倾辟,韬情晦实。测心献计,因隙投策。口是腹非,面歌背泣。友若此者,实繁孔多。曷若不见,目清耳和。我复告子,真友之实。尔遵我言,友胡有竭。人物虽殊,可友同焉。赐尔以友,其名曰山。居汝左右,在汝北焉。端不汝去,澹兮绝言。春丽夏繁,秋疏冬瘦。霞雾融明,风驰雨骤。孤楫横奔,牢屯巧镂。傲岸轩昂,清华润秀。对食临眠,排堂入牖。效技汝前,虽劳不疚。山有佳泉,多灌尔囿。历石悬空,泠泠清漱。如闻妙音,濯烦浴垢。不犹愈乎卑议庸读,过耳增懑,入心善烦者乎。山有修竹,汝园是植。静丽明鲜,端虚正直。如彼正人,扬言发色。微风散碧,宵月镂白。不犹愈乎市儿尘颜,敧眉鼓吻,佞笑浮言,工为媚悦,善佞曲拳者乎。山有乔木,耸立而峙。端无媚姿,若对正士。障雨蔽暍,千人所芘。微飚披拂,吹奏竽籁。不犹愈乎蠕蠕鼠辈,女黠儿娇,奴趋妾拜者乎。山有好鸟,清喉丽羽。引啸长鸣,群呼迭语。夜管风弦,哀簧怨柱。不犹愈乎巷歌里舞,促缩跳梁,颠妖淫污,父子不施,弃礼忘数者乎。如前实繁,言胡可殚。汝与之乐,右攀左援。曷为孑孑,寤寐嗟叹。张子再拜,受言永怀。解累亡忧,心通志开。高山岩岩,流水潺潺。竹茂木翘,鸟鸣琅然。如前夷齐,而后闵颜。吾何为乎,浩然其间。
北宋文学家,擅长诗词,为苏门四学士之一。《全宋词》《全宋诗》中有他的多篇作品。早年游学于陈,学官苏辙重爱,从学于苏轼,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,汪洋澹泊。其诗学白居易、张籍,如:《田家》《海州道中》《输麦行》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,风格平易晓畅。著作有《柯山集》五十卷、《拾遗》十二卷、《续拾遗》一卷。《宋史》卷四四四有传。 ...
张耒。 北宋文学家,擅长诗词,为苏门四学士之一。《全宋词》《全宋诗》中有他的多篇作品。早年游学于陈,学官苏辙重爱,从学于苏轼,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,汪洋澹泊。其诗学白居易、张籍,如:《田家》《海州道中》《输麦行》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,风格平易晓畅。著作有《柯山集》五十卷、《拾遗》十二卷、《续拾遗》一卷。《宋史》卷四四四有传。
沈侍郎七十诗。明代。罗玘。 阳羡城边水,征西庙后山。气应作云雨,公独住中间。昔道九州隘,今随一鹤閒。且当熙皞日,春酒驻酡颜。
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一。。何绛。 自今歧路各西东,事与浮云失故踪。已觉逝川伤别念,更来清镜促愁容。星霜渐见侵华发,火影应难到洞宫。最是不堪回首处,隔江吹篴月明中。
哭中齐兄三首。宋代。汪炎昶。 我方缠世故,而已返于真。亦岂异流俗,自难逢若人。病多独嗜学,客至不知贫。毫发独无媿,情钟骨肉亲。
六七月之交山中凉甚。宋代。陆游。 城市方炎热,村墟乃尔凉。拂窗桐叶下,绕舍稻花香。独鹤警秋露,双萤明屋梁。卧闻机妇织,感叹夜初长。
与朝阳山人张朝夜集湖亭,赋得各言其志。唐代。皎然。 洞庭孤月在,秋色望无边。零露积衰草,寒螀鸣古田。茫茫区中想,寂寂尘外缘。从此悟浮世,胡为伤暮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