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人结庐云水间,有时飞梦游天关。西人白马长安道,身寄玉堂心在山。
草堂只在钟山口,石门南头岱溪右。古木垂萝绕四檐,红泉翠壁当虚牖。
怜君白面鲁诸生,却爱幽居隐姓名。兴来满载东山酒,春至还寻谷口耕。
卷幔横经坐曲房,穿林著履采芸香。天寒煮茗僧同榻,月出弹弦鹿近床。
岩扉近舍多幽处,向子何须更长去。心远能忘朝市喧,机閒自得烟霞趣。
独鹤孤云任此身,至人舒卷道为邻。草堂亦有山灵在,莫学周颙却笑人。
书陈思中钟山草堂。明代。王恭。 东人结庐云水间,有时飞梦游天关。西人白马长安道,身寄玉堂心在山。草堂只在钟山口,石门南头岱溪右。古木垂萝绕四檐,红泉翠壁当虚牖。怜君白面鲁诸生,却爱幽居隐姓名。兴来满载东山酒,春至还寻谷口耕。卷幔横经坐曲房,穿林著履采芸香。天寒煮茗僧同榻,月出弹弦鹿近床。岩扉近舍多幽处,向子何须更长去。心远能忘朝市喧,机閒自得烟霞趣。独鹤孤云任此身,至人舒卷道为邻。草堂亦有山灵在,莫学周颙却笑人。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 ...
王恭。 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琳老所居植竹发笋而草茁其傍作诗见寄为赋一。宋代。毛滂。 春风吹琅玕,夏长苍龙孙。未见拂云梢,已引鞭骥根。包藏霜雪姿,隐忍苔藓痕。其傍茁小草,同出东帝恩,恩深草先高,抱箨殊未掀。岁寒两何如,一笑凝诗魂。
游罗浮四首 其四。明代。刘存业。 抱被相随石室中,天鸡初唱海涛红。晦明不定山头日,呼舞无端谷口风。前辈书题空石藓,野人心思只云松。神仙骨相知谁是,更踏飞云最上峰。
干楼晚眺 其一。明代。李贽。 呼朋万里外,拍手层霄间。塞晚浮烟重,天空岁月闲。断云迷古戍,落日照西山。幸有声歌在,更残且未还。
五十篇。明代。冯梦祯。 拂衣谢尘氛,静侣时相追。披素咏新赏,开帙涣所疑。岂不恋圭组,天爵无磷淄。岂不念子孙,清白自可诒。观民计已极,从道安可蚩。申毫著斯文,聊以从吾私。
乾明节祝圣寿 其一。宋代。田锡。 百辟欢呼降诞辰,金樽献酒愿千春。延年不假丹砂效,亨寿全由圣德新。古物进来兼药鼎,画图呈处有仙人。君恩若赏歌诗意,应念甘泉侍从臣。
生查子 其二 闺情,集唐诗。清代。董元恺。 欲试一寸心,试妾与君泪。寄向故园流,空望去时水。不消出门行,想君发扬子。错认几人船,日暮情何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