尝闻古人说:正直神不欺。忠义恒独守,坚贞每自持。
效官已十载,理剧犹未期。狱听除苛惨,刑章息滞疑。
岂得保世业,谅以答明时。顾无白玉玷,忽负苍蝇诗。
扃锢非所耻,幽冤谁为辞!楚囚应积□,秦系亦衔悲。
永夜振衣坐,故人不在兹。流灵自芜漫,芳草独葳蕤。
日月行无舍,平生志莫追。山林如道丧,州县岂心期?
助思纷何在,清神怅不怡。自怜暗成事,感叹兴此词。
责躬诗。唐代。崔湜。 尝闻古人说:正直神不欺。忠义恒独守,坚贞每自持。效官已十载,理剧犹未期。狱听除苛惨,刑章息滞疑。岂得保世业,谅以答明时。顾无白玉玷,忽负苍蝇诗。扃锢非所耻,幽冤谁为辞!楚囚应积□,秦系亦衔悲。永夜振衣坐,故人不在兹。流灵自芜漫,芳草独葳蕤。日月行无舍,平生志莫追。山林如道丧,州县岂心期?助思纷何在,清神怅不怡。自怜暗成事,感叹兴此词。
崔湜(shí)(671年-713年),字澄澜,定州安喜(今河北定县)人,唐朝宰相,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。户部尚书崔挹之子。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,进士及第,曾参与编纂《三教珠英》,先后依附于武三思、上官婉儿,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、同平章事。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,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。唐中宗驾崩后,崔湜依附韦皇后,改任吏部侍郎。唐隆政变后,他又依附太平公主,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,并进中书令。开元元年(713年),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,崔湜被流放岭南,途中被赐死。时年四十三岁。 ...
崔湜。 崔湜(shí)(671年-713年),字澄澜,定州安喜(今河北定县)人,唐朝宰相,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。户部尚书崔挹之子。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,进士及第,曾参与编纂《三教珠英》,先后依附于武三思、上官婉儿,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、同平章事。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,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。唐中宗驾崩后,崔湜依附韦皇后,改任吏部侍郎。唐隆政变后,他又依附太平公主,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,并进中书令。开元元年(713年),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,崔湜被流放岭南,途中被赐死。时年四十三岁。
冬夜与钱员外同直禁中。唐代。白居易。 夜深草诏罢,霜月凄凛凛。欲卧暖残杯,灯前相对饮。连铺青缣被,封置通中枕。仿佛百馀宵,与君同此寝。
猛虎三首 其三。明代。顾清。 射麟麟不嗔,射虎虎伤身。虎纵不敢射,可射宁独麟。射者每如此,所以虎欺人。
杂诗 其二。清代。邹尧廷。 岩疆数十里,良楛各异族。地连颍与毫,犷悍习成俗。颇闻道旁言,谓我少严酷。抚心良自惭,十载负民牧。一邑如一家,痛痒关骨肉。如何治子弟,忍事日鞭扑。秋霜岂不威,未若春风燠。颓习讵难移,惜无仁者术。
寄匡山人。元代。陈基。 早春相见又经秋,秋水迢迢阻泛舟。每见玉山问消息,荔浆何日寄江楼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