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坐许昌尘土中,山翠泉声违眼耳。
公虽被谪守滁阳,日少郡事穷山水。
东南有风西北来,忽得书诗连数纸。
并寄阳冰古篆字,字形矫矫龙蛇起。
其文乃只题姓名,大历六年春气尾。
报云此篆无人知,野僧好事为公指。
公留岩下久徘徊,公剔莓苔汲泉洗。
点画虽然未苦讹,霜侵风剥多皴理。
公疑鸟迹踏苍崖,山只爱惜将有以。
云藏至今不近俗,月伴古源清且泚。
此石公知石不知,公与前人定知己。
墨模几幅许传玩,譬於玦玉终可喜。
况复为诗刻其下,句奇字峻惊山鬼。
何当少得从公游,为公挥笔宁非美。
欧阳永叔寄琅琊山李阳冰篆十八字并永叔诗一。宋代。梅尧臣。 我坐许昌尘土中,山翠泉声违眼耳。公虽被谪守滁阳,日少郡事穷山水。东南有风西北来,忽得书诗连数纸。并寄阳冰古篆字,字形矫矫龙蛇起。其文乃只题姓名,大历六年春气尾。报云此篆无人知,野僧好事为公指。公留岩下久徘徊,公剔莓苔汲泉洗。点画虽然未苦讹,霜侵风剥多皴理。公疑鸟迹踏苍崖,山只爱惜将有以。云藏至今不近俗,月伴古源清且泚。此石公知石不知,公与前人定知己。墨模几幅许传玩,譬於玦玉终可喜。况复为诗刻其下,句奇字峻惊山鬼。何当少得从公游,为公挥笔宁非美。
梅尧臣(1002~1060)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。汉族,宣州宣城(今属安徽)人。宣城古称宛陵,世称宛陵先生。初试不第,以荫补河南主簿。50岁后,于皇祐三年(1051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,所注为孙子十家著(或十一家著)之一。有《宛陵先生集》60卷,有《四部丛刊》影明刊本等。词存二首。 ...
梅尧臣。 梅尧臣(1002~1060)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。汉族,宣州宣城(今属安徽)人。宣城古称宛陵,世称宛陵先生。初试不第,以荫补河南主簿。50岁后,于皇祐三年(1051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,所注为孙子十家著(或十一家著)之一。有《宛陵先生集》60卷,有《四部丛刊》影明刊本等。词存二首。
庆春泽 浴南温汤。近现代。邵祖平。 乾轴流膏,阳和炽炭,玉池终日常盈。蒸燠爞爞蕴隆,红雾吹冥。挂冠解带欣浮拍,融热浪,肌缓骸轻。洗连朝马殆车烦,毛发俱清。人间尚有鸳鸯病,看双携过浴,摇荡春星。助忆黄山仙汤,桃岭渟泓,出山何事心消冷,怕横流,卷尽孤馨。换帻临风,自纵长谣,自濯长缨。
次韵试可同游法王岳寺。宋代。释道潜。 两山脩径尽榛芜,谩诧当年幸翠舆。空睹宸文藏宝构,不逢衲子话真如。林深想见灵根茂,地胜宜多隐者居。凉月照人归路好,傍溪嘉树影扶疏。
浣溪沙 其三。唐代。张泌。 独立寒阶望月华,露浓香泛小庭花,绣屏愁背一灯斜。云雨自从分散后,人间无路到仙家,但凭魂梦访天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