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子赐烛昏夜时,嫦娥闭月栽桂枝。称量高下唯妍辞,相与尽心无附离。
求安去病如上池,照耀不容毫发私。品藻一定何可移,光焰夺昼资尔为。
宣王徒美庭燎诗,魏帝自彻月殿披。我朝好士万古垂,搜索贤俊登蒿藜。
孰不力吐肝胆脾,枉用宴饮生胫脂。云龙将见升骙骙,燃此必欲无所遗。
收残喜气如蒸炊,蜜蜂惭愧空多知。
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二十 赐烛。宋代。梅尧臣。 天子赐烛昏夜时,嫦娥闭月栽桂枝。称量高下唯妍辞,相与尽心无附离。求安去病如上池,照耀不容毫发私。品藻一定何可移,光焰夺昼资尔为。宣王徒美庭燎诗,魏帝自彻月殿披。我朝好士万古垂,搜索贤俊登蒿藜。孰不力吐肝胆脾,枉用宴饮生胫脂。云龙将见升骙骙,燃此必欲无所遗。收残喜气如蒸炊,蜜蜂惭愧空多知。
梅尧臣(1002~1060)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。汉族,宣州宣城(今属安徽)人。宣城古称宛陵,世称宛陵先生。初试不第,以荫补河南主簿。50岁后,于皇祐三年(1051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,所注为孙子十家著(或十一家著)之一。有《宛陵先生集》60卷,有《四部丛刊》影明刊本等。词存二首。 ...
梅尧臣。 梅尧臣(1002~1060)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。汉族,宣州宣城(今属安徽)人。宣城古称宛陵,世称宛陵先生。初试不第,以荫补河南主簿。50岁后,于皇祐三年(1051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,所注为孙子十家著(或十一家著)之一。有《宛陵先生集》60卷,有《四部丛刊》影明刊本等。词存二首。
贞女篇。清代。屈大均。 独立佳人是北方,坚贞不字处兰房。求仙未得真箫史,择对惟希古孟光。人羡玉台辞赋美,自怜丹穴羽毛长。时来屯女须婚媾,咫尺高贤珠水旁。
到白水有感。宋代。陈著。 吾气已衰飒,兹行增惨凄。近山云易雨,积水路如溪。寒食纸钱树,旧游莎草畦。颓墙独立久,百感付鹃啼。
访采石臻山主不遇 其二。宋代。李之仪。 十年采石寄漂蓬,广济虽名寺亦空。将为新来有消息,依前山不结蓬笼。
观道命录有感。明代。苏葵。 淫哇声沸九韶寒,世道污隆用舍间。薄雾偶笼伊洛水,片云争掩武夷山。千秋遗训乾坤意,一代成功造化悭。不有上方三尺剑,付谁当日斩权奸。
四月初四日闻绩溪凡十五都贼焚欲尽傍出焚歙县之南乡遂焚至昌化。元代。方回。 昔日初闻寇,诸人早出师。焚烧宁太广,收剿已无遗。斧钺何曾钝,雷霆岂肯迟。迁延非决策,那得更狐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