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回青草峡,人远细腰宫。意气争欣锷,文章宝大弓。
白头耽月露,苍简注鱼虫。墨老研秦土,衣宽变鲁风。
苔文镌翠壁,兰楫十丹枫。山市烟如滴,溪潭影似空。
饮猿知接臂,言鸟解呼公。门下疑夫子,吴中怪阿蒙。
异书搜古穴,珍茗出筠笼。北海林中白,彭宣座上红。
拔钗妻子怒,识字小儿聪。著述门常掩,微风语断蓬。
至日集山响斋送陶孝若谕祁门限韵 其二。明代。袁宏道。 梦回青草峡,人远细腰宫。意气争欣锷,文章宝大弓。白头耽月露,苍简注鱼虫。墨老研秦土,衣宽变鲁风。苔文镌翠壁,兰楫十丹枫。山市烟如滴,溪潭影似空。饮猿知接臂,言鸟解呼公。门下疑夫子,吴中怪阿蒙。异书搜古穴,珍茗出筠笼。北海林中白,彭宣座上红。拔钗妻子怒,识字小儿聪。著述门常掩,微风语断蓬。
袁宏道(1568~1610)明代文学家,字中郎,又字无学,号石公,又号六休。汉族,荆州公安(今属湖北公安)人。宏道在文学上反对“文必秦汉,诗必盛唐”的风气,提出“独抒性灵,不拘格套”的性灵说。与其兄袁宗道、弟袁中道并有才名,合称“公安三袁”。 ...
袁宏道。 袁宏道(1568~1610)明代文学家,字中郎,又字无学,号石公,又号六休。汉族,荆州公安(今属湖北公安)人。宏道在文学上反对“文必秦汉,诗必盛唐”的风气,提出“独抒性灵,不拘格套”的性灵说。与其兄袁宗道、弟袁中道并有才名,合称“公安三袁”。
壬寅春正四日晋郡小憩道中古庵信笔书此 其一。清代。何士循。 平野丽晴晖,春风扇和淑。冈峦界昼明,山树杂红绿。遥闻村鼓喧,近视儿衣簇。新年幸无事,对之悦心目。篮舆此暂停,庵小堪容足。移几置诗编,对佛脱官服。拭面瀹山茶,小坐忘尘俗。
夜寒起坐待旦。宋代。陆游。 惝恍不成寐,揽衣寒夜中。青荧煨芋火,鞺鞳鼓帘风。巷犬声如豹,山童首似蓬。悠然束书坐,徐待日生东。
追赞耿侍御年伯。明代。毕自严。 大夫矫矫龙鹄姿,才华气节倾当时。惠文柱后豪右避,埋轮都下豺狼悲。一朝南巡持绣斧,风凛霜冽和甘雨。明有法度幽鬼神,宁能希指滥网罟。浮云蔽日天听高,江干泽畔空牢骚。仁人放麑诚不忍,独秉三尺障洪涛。论定司徒还上书,贤奸皎皎列前除。炙手气燄有时尽,保全忠谠论非虚。况看哲嗣绍前修,慰藉虞渊援鲁矛。啬前丰后较孰胜,且有竹帛光千秋。
临江仙 其一。宋代。周紫芝。 水远山长何处去,欲行人似孤云。十分瘦损沈休文。忍将秋水镜,容易与君分。试问梨花枝上雨,为谁弹满清尊。一江风月黯离魂。平波催短棹,小立送黄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