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生谷神者,甲子焉能计。自说轩辕师,于今几千岁。
寓游城郭里,浪迹希夷际。应物云无心,逢时舟不系。
餐霞断火粒,野服兼荷制。白雪净肌肤,青松养身世。
韬精殊豹隐,炼骨同蝉蜕。忽去不知谁,偶来宁有契。
二仪齐寿考,六合随休憩。彭聃犹婴孩,松期且微细。
尝闻穆天子,更忆汉皇帝。亲屈万乘尊,将穷四海裔。
车徒遍草木,锦帛招谈说。八骏空往还,三山转亏蔽。
吾君感至德,玄老欣来诣。受箓金殿开,清斋玉堂闭。
笙歌迎拜首,羽帐崇严卫。禁柳垂香炉,宫花拂仙袂。
祈年宝祚广,致福苍生惠。何必待龙髯,鼎成方取济。
谒张果先生。唐代。李颀。 先生谷神者,甲子焉能计。自说轩辕师,于今几千岁。寓游城郭里,浪迹希夷际。应物云无心,逢时舟不系。餐霞断火粒,野服兼荷制。白雪净肌肤,青松养身世。韬精殊豹隐,炼骨同蝉蜕。忽去不知谁,偶来宁有契。二仪齐寿考,六合随休憩。彭聃犹婴孩,松期且微细。尝闻穆天子,更忆汉皇帝。亲屈万乘尊,将穷四海裔。车徒遍草木,锦帛招谈说。八骏空往还,三山转亏蔽。吾君感至德,玄老欣来诣。受箓金殿开,清斋玉堂闭。笙歌迎拜首,羽帐崇严卫。禁柳垂香炉,宫花拂仙袂。祈年宝祚广,致福苍生惠。何必待龙髯,鼎成方取济。
李颀(690-751),汉族,东川(今四川三台)人(有争议),唐代诗人。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。开元十三年进士,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,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,风格豪放,慷慨悲凉,七言歌行尤具特色。 ...
李颀。 李颀(690-751),汉族,东川(今四川三台)人(有争议),唐代诗人。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。开元十三年进士,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,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,风格豪放,慷慨悲凉,七言歌行尤具特色。
送勤照和尚往睢阳赴太守请。唐代。刘长卿。 燃灯传七祖,杖锡为诸侯。来去云无意,东西水自流。青山春满目,白日夜随舟。知到梁园下,苍生赖此游。
三月三日上忠襄坟,因之行散,得十绝句。宋代。杨万里。 暖轿行春底见春,遮栏春色不教亲。急呼青繖小凉轿,又被春光著莫人。
题董邦达西湖画册十四幅 其一 昭庆寺。。弘历。 招提湖北角,阅武便曾过。碧篆消新火,青松拿老柯。客心惜颓废,僧意冀檀那。欲拟从其愿,民财虑费多。
一素亭和见素韵二首 其一。明代。郑岳。 千卷储书作墨庄,梦随春草到池塘。涓涓碧井分仙社,面面青峰隔女墙。丹桂燕山多异种,金砂樵谷有遗方。接䍦倒著閒临水,照见䰐鬖发影长。
题方方壶画垂纶意 其一。明代。蓝仁。 渔父空头白,生涯一舸微。欲浮沧海去,又逐暮潮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