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朝阴雨,愁煞嫩寒馀。今晨起,惊霁色,晃阶除。上人裾。
盥罢抽书读,哦骚易,翻庄老,才散帙,旋掩卷,撚吟须。
试听春禽碎语,低头想、有个僧庐。翠畦恰半亩,旁用竹阑扶。
树影萧疏。著花初。
又前村外,斜桥畔,烟幂䍥,径纡徐。挑酒旆,摇歌扇,唤提壶。
小花奴。正接天裙幄,沿绿水,匝平芜。念此乐,真忘死,掷吾书。
叔子固云佳耳,较雀台、诸伎何如。一生几两屐,彼歌者谁欤。
且往观乎。
六州歌头 春霁寄兴。清代。陈维崧。 连朝阴雨,愁煞嫩寒馀。今晨起,惊霁色,晃阶除。上人裾。盥罢抽书读,哦骚易,翻庄老,才散帙,旋掩卷,撚吟须。试听春禽碎语,低头想、有个僧庐。翠畦恰半亩,旁用竹阑扶。树影萧疏。著花初。又前村外,斜桥畔,烟幂䍥,径纡徐。挑酒旆,摇歌扇,唤提壶。小花奴。正接天裙幄,沿绿水,匝平芜。念此乐,真忘死,掷吾书。叔子固云佳耳,较雀台、诸伎何如。一生几两屐,彼歌者谁欤。且往观乎。
陈维崧(1625~1682)清代词人、骈文作家。字其年,号迦陵。宜兴(今属江苏)人。清初诸生,康熙十八年(1679)举博学鸿词,授翰林院检讨。54岁时参与修纂《明史》,4年后卒于任所。 ...
陈维崧。 陈维崧(1625~1682)清代词人、骈文作家。字其年,号迦陵。宜兴(今属江苏)人。清初诸生,康熙十八年(1679)举博学鸿词,授翰林院检讨。54岁时参与修纂《明史》,4年后卒于任所。
送李屯田守桂阳二首 其一。宋代。王安石。 泊船香炉峰,始与子相识。寄书邗江上,诒我峰下石。缘以湘水竹,携持与南北。永怀故人欢,不愿百金易。竹枯归樵苏,石烂弃沙砾。夷门得邂逅,绿发皆半白。追思少时事,俛仰如一夕。老矣无所为,空知念畴昔。常思一杯酒,要子相解释。出门事纷纷,归卧意还
君子有所思行。魏晋。陆机。 命驾登北山。延伫望城郭。廛里一何盛。街巷纷漠漠。甲第崇高闼。洞房结阿馈。曲池何湛湛。清川带华薄。邃宇列绮窗。兰室接罗幕。淑貌色斯升。哀音承颜作。人生诚行迈。容华随年落。善哉膏粱士。营生奥且博。宴安消灵根。酖毒不可恪。无以肉食资。取笑葵与藿。
观小儿瓮戏。宋代。李流谦。 五岁小儿初学涉,绝艺亦知天所赋。想见九牛可倒曳,已堪赤手擒猛虎。向来瓮戏真伟观,傥非目击嗤浪语。器小犹须百斤重,兵以壮夫端恐仆。笑谈牛取两足上,电转风旋疾如许。便令百试百不失,父兄从傍亦矜诩。市人骇叹俱失声,我自平生未曾睹。武阳盛气盖全燕,寄区狡谋踣二虏。论年固已一倍长,此儿谁肯哙等伍。虎变鹰扬看异时,经营一饱常细事。世人禀赋有特异,常理未可求其故。相秦童子才毁齿,说项郎君方断乳。拜归怀中笑橘堕,群戏道傍知李苦。登门已解叙通家,对客颇能嗔字父。劾鼠狱词老吏服,汗简清规乃翁沮。卓识有此更惊人,彼以力称吾未与。行行三十成何事,但耗太仓如雀鼠。怃然自笔仍自怜,强说功名在迟暮。人言速成当不久,如我定应千万寿。
黎氏旌节荣奖。明代。霍与瑕。 寒少衣裳饥少粱,青春茹苦守空房。三千世界贞心在,半百年华悲恨长。独鹤将雏窠朗月,慈乌傍母宿清霜。霜寒月冷秋风起,满院飘丹桂子香。
题湖山十景 其三 月浦泛舟。明代。陈镒。 与客携壶夜泛舟,水光不动月光浮。洞箫吹彻湖山静,应似坡仙赤壁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