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压更长,看见姮娥瘦如束。正古花摇落,寒蛩满地,参梅吹老,玉龙横竹。霜被芙蓉宿。红绵透,尚欺暗烛。年年记、一种凄凉。绣幌金圆挂香玉。
顽老情怀,都无欢事,良宵爱幽独。叹画图难仿,橘村砧思,笠蓑有约,莼洲渔屋。心景凭谁语,商弦重、袖寒转轴。疏篱下、试觅重阳,醉擘青露菊。
一寸金·秋感。宋代。吴文英。 秋压更长,看见姮娥瘦如束。正古花摇落,寒蛩满地,参梅吹老,玉龙横竹。霜被芙蓉宿。红绵透,尚欺暗烛。年年记、一种凄凉。绣幌金圆挂香玉。顽老情怀,都无欢事,良宵爱幽独。叹画图难仿,橘村砧思,笠蓑有约,莼洲渔屋。心景凭谁语,商弦重、袖寒转轴。疏篱下、试觅重阳,醉擘青露菊。
《一寸金》,双调,一百零八字,上片十句五仄韵,下片十一句五仄韵。
“秋压”两句,言秋高云淡,只见天上的月儿瘦削得象条腊肉。古人称干肉为束修,此即“束”也。“正古花”四句,这是说当花叶零落时,蟋蟀儿四处乱蹦,词人却用笛子吹起了《梅花落》曲调。“玉龙”,笛子名。李白有《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》诗,中有“黄鹤楼中吹玉笛,江城五月落梅花。”即是言用笛子吹《梅花落》曲,梦窗化用其诗意。“霜被”两句,写夜景。言池中的荷叶上覆了一层白霜,半透明的红绵纸罩在灯笼上,遮暗了里面的烛光。“年年记”两句,言每年这个时候,玉人从闺楼的绣帘缝间仰视天上的圆月高挂,越发牵动她的孤独感。上片虽句句写景,却字字描绘人意,可谓一语双关。我们也可理解为是描述一位女子孤独凄凉的心情:“姮娥”句,言该女因孤独而瘦削如束;“正古花”四句,谓女子人老珠黄不值钱;“霜被”两句状女子被欺压之喻;“年年记”两句,实写女子所感受的月圆人单的孤独感。
下片抒己情怀。“顽老”三句,言己已是个衰钝的老人,心胸中不再存有男欢女爱的乐事。逢到良辰美景,我却只希望孤身独处。“叹画图”四句,言自叹壁上画卷中的山水,无法替代现实中的自然景色。因此我又能到什么地方去垂钓自娱,并烧莼羹而一饱口福呢?“心景”两句,言我心中的想往又能同谁商量?我只能拂弦、转轴,调准音节,弹琴自乐。“转轴”,又释为转调,即乐曲至中途转成他调。此是以曲声的变换,表达出感情的转换。“疏篱下”两句,宕开,故作轻松语。词人效法陶渊明的“采菊东篱下”,重阳日去篱下醉酒,采摘带露的菊花作乐。结句想往的境界是一般落魄文人所追求的标准。
吴文英(约1200~1260),字君特,号梦窗,晚年又号觉翁,四明(今浙江宁波)人。原出翁姓,后出嗣吴氏。与贾似道友善。有《梦窗词集》一部,存词三百四十余首,分四卷本与一卷本。其词作数量丰沃,风格雅致,多酬答、伤时与忆悼之作,号“词中李商隐”。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。 ...
吴文英。 吴文英(约1200~1260),字君特,号梦窗,晚年又号觉翁,四明(今浙江宁波)人。原出翁姓,后出嗣吴氏。与贾似道友善。有《梦窗词集》一部,存词三百四十余首,分四卷本与一卷本。其词作数量丰沃,风格雅致,多酬答、伤时与忆悼之作,号“词中李商隐”。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。
独坐七首 其七。明代。黄衷。 请药东街质弊貂,五情炎火一时消。至今捧履无孺子,竹杖何曾过圮桥。
送陕县王主簿赴襄阳成亲。唐代。岑参。 六月襄山道,三星汉水边。求凰应不远,去马剩须鞭。野店愁中雨,江城梦里蝉。襄阳多故事,为我访先贤。
游五渡谷。元代。刘昂霄。 南山如碧环,缺处苍崖开。当年造物手,办此何神哉。睥睨倚天壁,千古封莓苔。源源万斛泉,飞出重山来。白龙三百丈,行处鸣春雷。巨石若栋宇,磊砢相推排。跳波与溅沫,馀怒犹喧豗。我来值杪秋,万壑风声哀。黄花杂红树,锦绣纷岩隈。奇胜夙所贪,欲去仍裴佪。题诗还自笑,愧我非仙材。
偈颂七十二首。宋代。释祖钦。 洪蒙未判绝疏亲,毕竟难将事理分。夜半正明还不露,金刚脑后铁昆仑。
凤衔杯 咏秦羽阳宫瓦。近现代。溥儒。 羽阳宫殿悲何处。彩云萧史同朝暮。霸业久随尘,问咸阳、可怜焦土。祗河岳,还如故。阅沧桑,成今古。漳台片瓦皆愁侣。叹璧月仍圆,销磨秦汉经风雨。兴亡恨,谁能补。
持二十五轮顶弥陀蹈莲叶赞。宋代。释慧开。 机轮才转,作者犹迷。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