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景南楼夜,风流在武昌。
庾公爱秋月,乘兴坐胡床。
龙笛吟寒水,天河落晓霜。
我心还不浅,怀古醉馀觞。
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。唐代。李白。 清景南楼夜,风流在武昌。庾公爱秋月,乘兴坐胡床。龙笛吟寒水,天河落晓霜。我心还不浅,怀古醉馀觞。
南楼的夜色多清爽,风流人士都聚集到了武昌。
宋中丞大人就像古时的庾亮公一样喜爱赏秋月,乘着高兴坐在胡床上。
玉笛声声,宛如流水清婵;满地的银霜如从银河缓缓下降。
我兴犹未了,真怀念庾亮的潇洒,让我们干杯吧,把酒喝光!
①《元和郡县志》:鄂州江夏郡有武昌县,西至州一百七十里。
②《世说》:庾太尉在武昌,秋夜气佳景清,佐吏殷浩、王胡之之徒,登南楼理咏,音调始遒。闻函道中有履声甚厉,定是庾公。俄而率左右十许人步来,诸贤欲起避之,公徐云:“诸君少住,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。”因便据胡床,与诸人咏谑,竟坐。按《世说》、《晋书》载庾亮南楼事,皆不言秋月,而太白数用之,岂古本“秋夜”乃“秋月”之讹,抑有他传是据欤!
宋中丞名为宋若思,是李白的恩人,是他为李白主持公道,从九江监狱释放了李白。他是李白的好朋友宋之悌的儿子,李白曾经在宋之悌贬官到岭南时候,送他一首诗:“楚水清若空,遥将碧海通。人分千里外,兴在一杯中。谷鸟吟晴日,江猿啸晚风。平生不下泪,于此泣无穷。”诗中李白表达了对宋之悌的深厚友情。因此宋若思也相当敬重李白。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 ...
李白。 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
卖花声。清代。吴藻。 法曲冷霓裳。重谱红腔。修箫人爱月华凉。吹得秦台仙梦暖,小凤雏凰。家国感沧桑。满地斜阳。瑶天笙鹤散花忙。江管一枝春易著,不断生香。
桂轩辞二章 其一。元代。杨维桢。 桂树丛生兮轩之阳。沐雨露兮含风霜。王孙不归兮春草歇而不芳。轩中之人兮寿而康。折琼枝以为佩兮餐金粟以为粮。轩中之乐兮乐无央。
闻吴吏部少槐哀仆乏嗣饬内入狱侍汤药四首 其一。明代。卢楠。 宓子弹琴日,山涛谪宦时。泽梁施禁网,鳏寡遂恩私。未识洪钧妙,应沾造物奇。周南王化远,终不负螽斯。
新作殊亭。宋代。薛季宣。 虎将夏中时,旋复怡亭址。茅茨覆采椽,朴拙亦可喜。建斗五移杓,殊亭更释子。规摹虽少华,不陋复不侈。元碑碎俗令,遗集裒空纸。纵步此山椒,金声犹属耳。旧亭苦弗称,新亭直殊美。书文两奇绝,踪迹存布指。古人久不见,今人尚殊此。能知古今意,元始本无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