忆昨在江都,联君城一曲。
我家百色无,唯有数竿竹。
琅玕净相倚,萧洒意常足。
君亦时见过,笑语伴幽独。
别来七见春,屡送光景速。
京师车马烦,高尘蔽华屋。
僧室日闭关,静若在岩谷。
忽闻剥啄声,把手叙寒燠。
嵌空叠石畔,亦有双筠绿。
动君青云兴,赏眄不移目。
爱其萧骚风,摇此苍翠玉。
有如嗜脍炙,久矣虚其腹。
一旦逢割鲜,欣然喜如沃。
乃知物外适,可以傲流俗。
奉常官事简,佳集时可卜。
轩窗辟浓邃,冠带脱拘束。
文枰稍拂拭,白黑看驰逐。
更设茶两旗,何须酒百斛。
江晦叔见访于兴国寺见庭中修竹两竿云竹虽不。宋代。孔武仲。 忆昨在江都,联君城一曲。我家百色无,唯有数竿竹。琅玕净相倚,萧洒意常足。君亦时见过,笑语伴幽独。别来七见春,屡送光景速。京师车马烦,高尘蔽华屋。僧室日闭关,静若在岩谷。忽闻剥啄声,把手叙寒燠。嵌空叠石畔,亦有双筠绿。动君青云兴,赏眄不移目。爱其萧骚风,摇此苍翠玉。有如嗜脍炙,久矣虚其腹。一旦逢割鲜,欣然喜如沃。乃知物外适,可以傲流俗。奉常官事简,佳集时可卜。轩窗辟浓邃,冠带脱拘束。文枰稍拂拭,白黑看驰逐。更设茶两旗,何须酒百斛。
(1041—1097)宋临江新淦人,字常父。孔文仲弟。仁宗嘉祐八年进士。哲宗元祐初,历秘书省正字、集贤校理、国子司业。四年,为著作郎,论科举之弊,诋王安石《三经新义》,请复诗赋取士,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。拜中书舍人,直学士院。八年,擢给事中,迁礼部侍郎,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。坐元祐党夺职,居池州卒。与兄孔文仲、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,时号三孔。有《诗书论语说》、《金华讲义》、《芍药谱》、《内外制》、《杂文》、《宗伯集》(编入《清江三孔集》)。 ...
孔武仲。 (1041—1097)宋临江新淦人,字常父。孔文仲弟。仁宗嘉祐八年进士。哲宗元祐初,历秘书省正字、集贤校理、国子司业。四年,为著作郎,论科举之弊,诋王安石《三经新义》,请复诗赋取士,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。拜中书舍人,直学士院。八年,擢给事中,迁礼部侍郎,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。坐元祐党夺职,居池州卒。与兄孔文仲、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,时号三孔。有《诗书论语说》、《金华讲义》、《芍药谱》、《内外制》、《杂文》、《宗伯集》(编入《清江三孔集》)。
立秋前荷溪。清代。戴亨。 书斋西数武,别有远尘天。芒履偶然到,沧洲久自专。藤萝垂暮雨,桑柘起疏烟。景色新秋近,轻凉亦可怜。
永州。。姚佳。 零陵人物望中仙,石室兵书物外天。一路花光红不息,九嶷山色郁相连。潇湘夜雨怜斑竹,巴蜀春风响杜鹃。翌日紫霞铺碧水,浯溪行尽绿杨烟。
次韵题计宗道觐亲卷。明代。谢廷柱。 岩松挺挺立秋霜,海蚌辉辉放夜光。柳种五株归栗里,桃开千树颂潘郎。鸾章褒及循良政,昼锦裁成戏舞裳。莫道云山容耋老,非熊应待梦周皇。
秋柳 其三。近现代。许南英。 怯寒先著薄绵衣,竟与三春意态非。已似韦娘金缕尽,那堪苏小玉绳稀?楼台有客怜相望,燕雁凭君记代飞。一为停骖思往事,宦情、乡梦两相违!
十友亭。清代。朱庸斋。 阆苑天风接玉屏,江山文字见英灵。苍茫三百年间事,片石谁寻十友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