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僧何处来迎客,身无袈裟足无舄。虽有弟子今流离,独向空山种麻麦。
先时长者布黄金,大师说法如来席。浮图中霄天乐下,禅台雨花坐盈尺。
共道当朝少游幸,唯此祗园有恩泽。綵丈晴连鹦鹉林,宫娥晚傍蟾蜍石。
侍从求看贝叶编,焚香再拜开琳碧。我往能言西域文,珠函为取华严译。
自复悬灯香炉峰,君其问腊庭中柏。何曾马绕招提鸣,未见沙门畜四兵。
突厥公然驰赤县,湖外秋风笳吹声。犹疑穷谷岂遽至,已闻野哭尸纵横。
裹创被血窜榛棘,问之不答惨且惊。须臾马驼蔽陵壑,三骑五骑擐长缨。
抨弓北岭饮南涧,骄气直欲凌欃枪。一骑常驱百汉人,一人常联二骑行。
翻身仰射罘罳落,束茅纵火烧朱甍。岂无卓锡笞其背,佛力不祐人心倾。
西堂北丘缘业恶,寺前荒冢遂峥嵘。亦是官军入援急,匈奴飏去归其营。
匍匐渐从草莽出,昼伏夜走同狐鼪。衣钵荡尽微躯在,性命真如飞鸟轻。
丈人岂愿闻丧乱,神州岂宜有战争。故人更邀住庐岳,万乘垂衣右北平。
燕中耆旧寄书说,早晚单于和议成。语罢空林转萧瑟,茫茫天地终何情。
代香山寺老僧答。明代。李攀龙。 老僧何处来迎客,身无袈裟足无舄。虽有弟子今流离,独向空山种麻麦。先时长者布黄金,大师说法如来席。浮图中霄天乐下,禅台雨花坐盈尺。共道当朝少游幸,唯此祗园有恩泽。綵丈晴连鹦鹉林,宫娥晚傍蟾蜍石。侍从求看贝叶编,焚香再拜开琳碧。我往能言西域文,珠函为取华严译。自复悬灯香炉峰,君其问腊庭中柏。何曾马绕招提鸣,未见沙门畜四兵。突厥公然驰赤县,湖外秋风笳吹声。犹疑穷谷岂遽至,已闻野哭尸纵横。裹创被血窜榛棘,问之不答惨且惊。须臾马驼蔽陵壑,三骑五骑擐长缨。抨弓北岭饮南涧,骄气直欲凌欃枪。一骑常驱百汉人,一人常联二骑行。翻身仰射罘罳落,束茅纵火烧朱甍。岂无卓锡笞其背,佛力不祐人心倾。西堂北丘缘业恶,寺前荒冢遂峥嵘。亦是官军入援急,匈奴飏去归其营。匍匐渐从草莽出,昼伏夜走同狐鼪。衣钵荡尽微躯在,性命真如飞鸟轻。丈人岂愿闻丧乱,神州岂宜有战争。故人更邀住庐岳,万乘垂衣右北平。燕中耆旧寄书说,早晚单于和议成。语罢空林转萧瑟,茫茫天地终何情。
李攀龙(1514—1570)字于鳞,号沧溟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明代著名文学家。继“前七子”之后,与谢榛、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,为“后七子”的领袖人物,被尊为“宗工巨匠”。主盟文坛20余年,其影响及于清初。 ...
李攀龙。 李攀龙(1514—1570)字于鳞,号沧溟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明代著名文学家。继“前七子”之后,与谢榛、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,为“后七子”的领袖人物,被尊为“宗工巨匠”。主盟文坛20余年,其影响及于清初。
仲夏过红桥阻雨次日寻幽至暮 其二。清代。戴亨。 阴云留过客,携雨到柴门。杯酒谋邻叟,园蔬乞近村。深灯连曙柝,幽梦绕山樊。自古唯萧索,方知重友伦。
呈济之。金朝。李俊民。 朝醒暮醉几时休,鸡黍人家见客留。闻道曲生行处有,西村明日趁扶头。
林浴元民部邀游虎丘夜半方回。明代。郭之奇。 龙门通世好,虎刹获新观。会晤缘非偶,登临足未艰。层峰随野眺,曲涧恣幽盘。风入陵通气,日归寺隐峦。歌声依谷响,酒兴得山宽。别后空馀此,扁舟破夜澜。
题王仲文监税临清阁卷 其二。明代。蓝仁。 城隅官阁下临河,监税閒来载酒过。两岸蝉声喧湿翠,一天鹭影落晴波。凭栏自有幽人乐,趋市能无估客歌。三载政成心似水,柏台还说荐书多。
送茹子苍暂归会稽。清代。陈恭尹。 擒文宿昔有高誉,曾策天人上玉除。海外未舒千里足,客中犹著五车书。恩存棠树诗常咏,寓共江城迹暂疏。本为丹砂求作宰,知君不厌岭南居。
游南路菩提寺次刁文叔韵。宋代。张九成。 高僧居物外,有户昼常扃。海阔知天大,泉甘识地灵。一帘春月静,数点列山青。便卜归欤计,移文休勒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