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闻林屋中,其事多不经。古今足迹到,玉柱与金庭。
我亦无所取,披云上翠屏。不知自何代,忽然来六丁。
顽顽矿乱斧,片片堆空青。舞伏非一势,龙象各殊形。
玲珑复突兀,巧匠袖手停。或言怀襄时,漱击成晶荧。
或言女娲遗,奇质故亭亭。二者皆荒诞,天风忽寥冷。
山本号龙洞,龙去已沉冥。直疑鳞甲蜕,错落几千龄。
至今满苔绿,风雨闻龙腥。
洞山。清代。朱用纯。 传闻林屋中,其事多不经。古今足迹到,玉柱与金庭。我亦无所取,披云上翠屏。不知自何代,忽然来六丁。顽顽矿乱斧,片片堆空青。舞伏非一势,龙象各殊形。玲珑复突兀,巧匠袖手停。或言怀襄时,漱击成晶荧。或言女娲遗,奇质故亭亭。二者皆荒诞,天风忽寥冷。山本号龙洞,龙去已沉冥。直疑鳞甲蜕,错落几千龄。至今满苔绿,风雨闻龙腥。
(1627—1698)明末清初江南昆山人,字致一,号柏庐。明诸生。入清,隐居教读。治学确守程朱理学,所著《治家格言》,流传颇广。康熙间坚辞博学鸿儒之荐。另有《愧讷集》、《大学中庸讲义》。 ...
朱用纯。 (1627—1698)明末清初江南昆山人,字致一,号柏庐。明诸生。入清,隐居教读。治学确守程朱理学,所著《治家格言》,流传颇广。康熙间坚辞博学鸿儒之荐。另有《愧讷集》、《大学中庸讲义》。
广州北郊作 其七。清代。屈大均。 咫尺阴山接越台,夕阳吹角打围来。挥鞭乱渡韸韸水,驼背佳人满紫埃。
公无渡河。明代。于慎行。 公无渡河,河水汤汤,连山嵯峨。电雨晦冥,龙伯来过。吞舟锯齿,其族孔多。公无凫跃之技,出没涛波。又无宝璧与马,歆神之和。往则沉溺,当奈公何。善游固有数,请公无渡河。
次刘正之芙蓉韵三首 其三。宋代。朱熹。 微吟泽畔几扶筇,自笑摧颓一秃翁。羞见芙蓉好颜色,且凭诗律傲西风。
送张仲实之宜兴。元代。杨载。 南渡邦初造,西山将独贤。立功何赫赫,流庆尚绵绵。报国横戈数,登坛授钺专。风云方际会,江海固周旋。控险千钧弩,临危七宝鞭。忠诚深足仗,智勇实兼全。自返高桥役,端持宥府权。兵威终抗敌,人力可回天。甲第无踰者,诸孙固颖然。初生同燕颔,有美自蝉娟。善学闻当代,能诗起妙年。卫公犹故物,郑老竟寒毡。矫矫青云器,泠泠白雪弦。同游虽未达,自视已无前。政事兼留意,时髦孰比肩。知机无转石,纵辨若奔川。特达群公荐,酸寒众目怜。姑为文学掾,会觅孝廉船。必见公侯复,无论雨露偏。秋风鹏鹗健,万里正翩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