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门避雨屋打头,困眠一榻邻猪牛。雨脚遮檐万山黑,荒村四月寒如秋。
瓦镫在壁坐摇影,兀兀欲照分襟愁。范陈对宇阻泥潦,一街似隔千神州。
通家卅载未相遇,遇君武昌今两度。相携肝胆入名山,岂意山中送君去。
别梦宵沈庐阜云,愁心晓挂章门树。渊明慧远不可逢,高人去后惟青峰。
昨宵与君连榻处,三生同听东林钟。怜君病齿归思剧,试饮寒泉销内热。
二轮风火足为灾,六凿根尘皆是贼。知君净业持已深,一心颇似维摩诘。
养和学道与天游,他日见君当玉色。
山村雨夜送罗二还南昌。清代。易顺鼎。 入门避雨屋打头,困眠一榻邻猪牛。雨脚遮檐万山黑,荒村四月寒如秋。瓦镫在壁坐摇影,兀兀欲照分襟愁。范陈对宇阻泥潦,一街似隔千神州。通家卅载未相遇,遇君武昌今两度。相携肝胆入名山,岂意山中送君去。别梦宵沈庐阜云,愁心晓挂章门树。渊明慧远不可逢,高人去后惟青峰。昨宵与君连榻处,三生同听东林钟。怜君病齿归思剧,试饮寒泉销内热。二轮风火足为灾,六凿根尘皆是贼。知君净业持已深,一心颇似维摩诘。养和学道与天游,他日见君当玉色。
易顺鼎(1858~1920)清末官员、诗人,寒庐七子之一。字实甫、实父、中硕,号忏绮斋、眉伽,晚号哭庵、一广居士等,龙阳(今湖南汉寿)人,易佩绅之子。光绪元年举人。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。马关条约签订后,上书请罢和义。曾两去台湾,帮助刘永福抗战。庚子事变时,督江楚转运,此后在广西。云南、广东等地任道台。辛亥革命后去北京,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,袁世凯称帝后,任印铸局长。帝制失败后,纵情于歌楼妓馆。工诗,讲究属对工巧,用意新颖,与樊增祥并称“樊易”,著有《琴志楼编年诗集》等。 ...
易顺鼎。 易顺鼎(1858~1920)清末官员、诗人,寒庐七子之一。字实甫、实父、中硕,号忏绮斋、眉伽,晚号哭庵、一广居士等,龙阳(今湖南汉寿)人,易佩绅之子。光绪元年举人。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。马关条约签订后,上书请罢和义。曾两去台湾,帮助刘永福抗战。庚子事变时,督江楚转运,此后在广西。云南、广东等地任道台。辛亥革命后去北京,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,袁世凯称帝后,任印铸局长。帝制失败后,纵情于歌楼妓馆。工诗,讲究属对工巧,用意新颖,与樊增祥并称“樊易”,著有《琴志楼编年诗集》等。
奉和圣制登蒲州逍遥楼应制。唐代。苏颋。 在昔尧舜禹,遗尘成典谟。圣皇东巡狩,况乃经此都。楼观纷迤逦,河山几萦纡。缅怀祖宗业,相继文武图。尚德既无险,观风谅有孚。岂如汾水上,箫鼓事游娱。
游崆峒岩和洪邑侯韵。明代。梁之屏。 何处寻真觅岛洲,崆峒景物似罗浮。霞流玉乳岩多丽,风捲晴岚石更幽。九转鼎留经岁月,三花树老度春秋。片云屯盖祥光映,列宿遥临瑞气收。选胜登高还蹑屐,冲寒归路索重裘。公馀偶尔乘佳兴,岂是当年秉烛游。
元基席上再送士仪。明代。萧显。 离席因君荐木桃,碧缸新酒泻春涛。诗盟递结东西社,坐客平分上下曹。帘动午风花气暖,几当晴日篆烟高。狂歌亦是骊驹曲,三叠阳关意未豪。
饯高唐州询。唐代。沈佺期。 弱冠相知早,中年不见多。生涯在王事,客鬓各蹉跎。良守初分岳,嘉声即润河。还从汉阙下,倾耳听中和。
客湖上。宋代。顾禧。 对酒拂吴钩,光随湖水流。碧寻堤上草,红落竹边楼。春老莺啼倦,山空鹤唳收。买花钱欲尽,何事再句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