欲语心先碎。卅年来、欢娱苦短,年华催逝。只数吴皋同赁庑,少称兰闺清事。
又一刹、蓬飘海澨。自尔钗钿看尽彻,问何曾、一日舒眉翠。
愁与病,相料理。
城南老屋青镫里。恁几回、忍饥待我,夜寒无寐。凄绝平生先死愿,总算而今信矣。
甚为我、前驱蝼蚁。铁轨城阴遥映带,更白杨、荒冢悲风起。
报君者,仅如此。
金缕曲 走视紫萸墓作。近现代。陈方恪。 欲语心先碎。卅年来、欢娱苦短,年华催逝。只数吴皋同赁庑,少称兰闺清事。又一刹、蓬飘海澨。自尔钗钿看尽彻,问何曾、一日舒眉翠。愁与病,相料理。城南老屋青镫里。恁几回、忍饥待我,夜寒无寐。凄绝平生先死愿,总算而今信矣。甚为我、前驱蝼蚁。铁轨城阴遥映带,更白杨、荒冢悲风起。报君者,仅如此。
陈方恪(1891—1966)字彦通,斋号屯云阁、浩翠楼、鸾陂草堂。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陈三立第四子,陈寅恪弟,在家族中排行第七,故人又称其为“陈家老七”、“彦老七”。光绪十七年(1891)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。受家学影响,从小习诗词文章,传承散原老人文脉。师从陈锐、周大烈、王伯沆等名士,又得梁鼎芬、沈曾植、樊增祥、朱古微、郑文焯、陈衍、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,诗名在其兄陈衡恪、陈隆恪、陈寅恪之上。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,名士气派十足,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“金陵最后一个贵族”。 ...
陈方恪。 陈方恪(1891—1966)字彦通,斋号屯云阁、浩翠楼、鸾陂草堂。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陈三立第四子,陈寅恪弟,在家族中排行第七,故人又称其为“陈家老七”、“彦老七”。光绪十七年(1891)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。受家学影响,从小习诗词文章,传承散原老人文脉。师从陈锐、周大烈、王伯沆等名士,又得梁鼎芬、沈曾植、樊增祥、朱古微、郑文焯、陈衍、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,诗名在其兄陈衡恪、陈隆恪、陈寅恪之上。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,名士气派十足,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“金陵最后一个贵族”。
知府黄龙图。宋代。刘弇。 由来昭武胜天台,淑气俄钟命世材。天上月华方摄兔,人间春色已先梅。长庚梦白真无敌,嵩岳生申世有开。直恐龙陂清澈底,照人都入骨毛来。
北京八咏 其二 玉泉垂虹。。王洪。 碧嶂丹崖泻不停,翠微云净转分明。春风不散空中影,夜月偏闻树底声。内苑分来瑶草合,御桥流出凤池平。仙源信与人间别,岁岁年年长自清。
次韵杨廷秀求近诗。宋代。王庭圭。 闻说学诗如学仙,怪来诗思渺无边。自怜犹裹痴人骨,岂意妄得麻姑鞭。曾似千军初入阵,清于三峡夜流泉。只今老钝无新语,枫落吴江恐误传。
补送老袁之京。两汉。刘雄。 清秋好景正宜行,我向西湖君向京。莫问长安柴米价,如今最贱是书生。
芦雁四咏飞鸣宿食 其一。元代。陈樵。 肃羽遵寒渚,渡江芦叶黄。谁云南去远?不敢过衡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