羽人重周游,踪迹半天下。渡海窥蓬壶,寻云历嵩华。
朝登徂徕顶,夕眺琅琊台。盘桓三珠树,酝藉九霞杯。
长生大道应无外,婴儿姹女遥相待。金鹅结蕊养神丹,玄牝垂根长脐带。
学道何妨暂出山,收琴卖药到人间。五侯七贵希相问,抱得瑶笙鹤上还。
还山宴坐璚林久,龙虎峰南一回首。秋风入洞雁蹄霜,忽忆乡山菊花酒。
归来宛是辽城鹤,满面犹酣太玄酪。仙歌未了泪纵横,残日潇潇陇树声。
谁知云水烟霞性,也动松楸霜露情。寒冬别我无诸郭,遥指仙都在寥廓。
横天鹤影佩声微,惟见千山雪花落。
送鍊师张铭新归上清。明代。王恭。 羽人重周游,踪迹半天下。渡海窥蓬壶,寻云历嵩华。朝登徂徕顶,夕眺琅琊台。盘桓三珠树,酝藉九霞杯。长生大道应无外,婴儿姹女遥相待。金鹅结蕊养神丹,玄牝垂根长脐带。学道何妨暂出山,收琴卖药到人间。五侯七贵希相问,抱得瑶笙鹤上还。还山宴坐璚林久,龙虎峰南一回首。秋风入洞雁蹄霜,忽忆乡山菊花酒。归来宛是辽城鹤,满面犹酣太玄酪。仙歌未了泪纵横,残日潇潇陇树声。谁知云水烟霞性,也动松楸霜露情。寒冬别我无诸郭,遥指仙都在寥廓。横天鹤影佩声微,惟见千山雪花落。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 ...
王恭。 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秋声八咏用杜公部秋兴八首韵。清代。徐宗干。 峰峦一抹衬秋晖,古木萧疏露翠微。猿抱悬崖千丈啸,鸦栖落叶半天飞。梵音泉石心思彻,诗境匡庐面目违。绝顶百围吟远籁,尚留红树带霜肥。
定风波 客园看桂。。周珽。 蟋蟀声寒黯淡风,谢家池馆九秋中。丛桂四山香满院,一片,妆成金屋画阑东。对酒不知身是客,堪惜,夕阳容易散晴空。却待夜深明月好,须早,扁舟隔岸采芙蓉。
将抵绣江望城西一带。清代。田同之。 朝从济上来,夕入阳丘路。面面翠峰迎,脉脉春泉注。斜阳一派红,半是桃花树。
走笔赠张将军赴岭外。明代。王世贞。 毋烦薏苡后车传,自有清风扫瘴烟。压载他年借廉石,盟心今日试贪泉。
偈颂七十一首。宋代。释了惠。 这些业种自何来,虽不同门共一家。连累山僧至今日,一重枷上又添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