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百年间彩凤来,只今山下有荒台。梧桐叶落苍筠老,春雨年年长绿苔。
凤凰台。明代。夏侯泰。 数百年间彩凤来,只今山下有荒台。梧桐叶落苍筠老,春雨年年长绿苔。
夏侯泰,东莞人。明英宗天顺间与何潜渊等十五人结凤台诗社。事见民国张其淦编《东莞诗录》卷八。 ...
夏侯泰。 夏侯泰,东莞人。明英宗天顺间与何潜渊等十五人结凤台诗社。事见民国张其淦编《东莞诗录》卷八。
丹阳舟中与幼孺对月时余南还幼孺将客苕川。明代。徐熥。 共倚孤篷月似霜,夜深风露满胡床。应知此月重圆夜,君在他乡我故乡。
送傅守归。宋代。刘宰。 仕至二千石,富贵有足乐。官为谏大夫,亦足究所学。兰阶擢珠树,金闰聊棣萼。何妨赤松游,不负黄石约。
相和歌辞。怨诗二首。唐代。薛奇童。 日晚梧桐落,微寒入禁垣。月悬三雀观,霜度万秋门。艳舞矜新宠,愁容泣旧恩。不堪深殿里,帘外欲黄昏。禁苑春风起,流莺绕合欢。玉窗通日气,珠箔卷轻寒。杨叶垂金砌,梨花入井阑。君王好长袖,新作舞衣宽。
感怀。近现代。刘咸荥。 何处桃源可问津,我生应叹不逢辰。八年风雨摇中国,一席冠裳夺外人。民滴残膏犹有泪,天沉杀气久无春。葩经读罢阋墙句,四顾茫茫一怆神。
送李知章下第归河北。宋代。晁补之。 斗鸡击剑邺王台,万古英雄死不埋。子去悲歌宜有和,露萤白首亦常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