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士声先压并游,词源浩荡浸昆丘。
九重紫殿三题就,万里青云数刻收。
天子临轩名第二,春官奏卷等俱优。
翰林试笔寻挥写,册府譌文倏校雠。
京邑纷华非所好,乡邦偃宴得其求。
始看别酒倾同舍,早听欢谣载两州。
严诏飞来批凤尾,近班归去立螭头。
一年父老漫留寇,四世公台将至彪。
即日金銮开步武,往时驷马减风流。
蹉跎旧掾瞻行色,渐老从军祗自羞。
送记注杨学士被诏赴阙。宋代。强至。 学士声先压并游,词源浩荡浸昆丘。九重紫殿三题就,万里青云数刻收。天子临轩名第二,春官奏卷等俱优。翰林试笔寻挥写,册府譌文倏校雠。京邑纷华非所好,乡邦偃宴得其求。始看别酒倾同舍,早听欢谣载两州。严诏飞来批凤尾,近班归去立螭头。一年父老漫留寇,四世公台将至彪。即日金銮开步武,往时驷马减风流。蹉跎旧掾瞻行色,渐老从军祗自羞。
强至(1022年~1076年),字几圣,杭州(今属浙江)人。仁宗庆历六年(1046年)进士,充泗州司理参军,历官浦江、东阳、元城令。英宗治平四年(1067年),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,后在韩幕府六年。熙宁五年(1072年),召判户部勾院、群牧判官。熙宁九年(1076年),迁祠部郎中、三司户部判官。不久卒。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,编《祠部集》四十卷,曾巩为之序,已佚。清代强汝询《求益斋文集》卷八《祠部公家传》有传。 ...
强至。 强至(1022年~1076年),字几圣,杭州(今属浙江)人。仁宗庆历六年(1046年)进士,充泗州司理参军,历官浦江、东阳、元城令。英宗治平四年(1067年),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,后在韩幕府六年。熙宁五年(1072年),召判户部勾院、群牧判官。熙宁九年(1076年),迁祠部郎中、三司户部判官。不久卒。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,编《祠部集》四十卷,曾巩为之序,已佚。清代强汝询《求益斋文集》卷八《祠部公家传》有传。
故萧尚书瘿柏斋前玉蕊树,与王起居吏部孟员外同赏。唐代。羊士谔。 柏寝闭何时,瑶华自满枝。天清凝积素,风暖动芬丝。留步苍苔暗,停觞白日迟。因吟茂陵草,幽赏待妍词。
录汴梁宫人语十九首 其七。金朝。杨奂。 仁寿生辰节,君王进玉卮。寿棚兼寿表,留待北还时。
七夕。宋代。刘跂。 夜永风露下,庭空帘幕秋。杯盘延素魄,针缕动双眸。天上秖今夕,人间宁少留。如何一水际,岁岁此相求。
次韵和石学士见寄十首。宋代。宋庠。 荣路徘徊力已疲,保全恩惠剧春熙。须知散栎无庸日,方到群材构厦时。
烛影摇红 除夕。清代。徐釚。 隔岁东风,预欺旅鬓添华发。屠苏传遍,守兰缸、怎得消愁法。料是红闺早掩,诉灯花、向伊难说。除非好梦,归去相寻,不教閒杀。十万笙歌,繁华自趁江潮发。椒盘岁岁忆团圞,剪烛频移榻。那管今宵帐冷,真辜负、爆声喧热。定香桥下,嘱付双鱼,替传锦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