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山丛古木,萦带多美竹。右山少平地,硱磳断苍玉。
于此岂无竹,萧疏倚岩谷。上参九顶道,俯浸青溪澳。
于彼岂无石,嵌崖大如屋。景业读书处,基构有遗躅。
始吾购二山,何为不相属。中间古兰若,台观当山腹。
岩洞九十七,龙蛇所潜伏。昔人作轩榭,高深寄林麓。
我乃巢西崦,手自亲锄斸。青溪漫无际,岛屿相重复。
雨馀山更佳,春流涨平峪。下瞰池阳市,修烟弄芬馥。
大江天上来,淮山点眉绿。老夫岂无意,落日傲鸿鹄。
东岭亦诛茆,小庵粗容足。六峰引南睇,九华势相续。
白云与谁期,千载媚平陆。清旷无俗韵,修明资远目。
去秋已种麦,今春复栽粟。野老岂余欺,东坡幸膏沐。
二山谁与适,最与枯藤熟。相见讵无人,顾我真麋鹿。
百年一瞬事,何暇知委曲。得此化馀年,不问君平卜。
初创二山。宋代。沈辽。 左山丛古木,萦带多美竹。右山少平地,硱磳断苍玉。于此岂无竹,萧疏倚岩谷。上参九顶道,俯浸青溪澳。于彼岂无石,嵌崖大如屋。景业读书处,基构有遗躅。始吾购二山,何为不相属。中间古兰若,台观当山腹。岩洞九十七,龙蛇所潜伏。昔人作轩榭,高深寄林麓。我乃巢西崦,手自亲锄斸。青溪漫无际,岛屿相重复。雨馀山更佳,春流涨平峪。下瞰池阳市,修烟弄芬馥。大江天上来,淮山点眉绿。老夫岂无意,落日傲鸿鹄。东岭亦诛茆,小庵粗容足。六峰引南睇,九华势相续。白云与谁期,千载媚平陆。清旷无俗韵,修明资远目。去秋已种麦,今春复栽粟。野老岂余欺,东坡幸膏沐。二山谁与适,最与枯藤熟。相见讵无人,顾我真麋鹿。百年一瞬事,何暇知委曲。得此化馀年,不问君平卜。
沈辽(1032—1085),字睿达,宋钱塘(今余杭)人。沈遘的弟弟,《梦溪笔谈》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。自幼嗜读《左传》、《汉书》,曾巩、苏轼、黄庭坚常与之唱和,王安石、曾布皆习其笔法。本无意于功名,王安石曾有“风流谢安石,潇洒陶渊明”之称。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,负责监内藏库。 ...
沈辽。 沈辽(1032—1085),字睿达,宋钱塘(今余杭)人。沈遘的弟弟,《梦溪笔谈》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。自幼嗜读《左传》、《汉书》,曾巩、苏轼、黄庭坚常与之唱和,王安石、曾布皆习其笔法。本无意于功名,王安石曾有“风流谢安石,潇洒陶渊明”之称。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,负责监内藏库。
诸将八首 其七。明代。李梦阳。 天下军储尽海头,材官郡国遍防秋。若道成功无造伪,岂应屠贾坐封侯。
叠前韵 其二。明代。庄昶。 峡束蒹葭带客舟,江涵星月傍人流。悲歌绝意关人世,纵饮无钱解杖头。海角往来都此兴,心端涬溟浪谁愁。不眠犹抱閒来膝,山狎浮云水狎鸥。
赠长洲何主簿。唐代。韩翃。 挂席逐归流,依依望虎丘。残春过楚县,夜雨宿吴洲。野寺吟诗入,溪桥折笋游。到官无一事,清静有诸侯。
奈我。宋代。晁说之。 柰我所安何,无烦问所过。潮声云外散,花色醉中多。京国昨宵梦,边城几日歌。功名悮男子,必使愧云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