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久无伯,阖闾思骋功。
讲蒐开别苑,训武出离宫。
宰嚭应参乘,巫臣实御戎。
鼗鸣深谷应,罝掩广场空。
远曳捎云旆,高弯射月弓。
三驱仪已毕,七伐步还同。
甲骑从舆后,蛾眉侍幄中。
煮胎须紫豹,胹掌得玄熊。
乐事方难极,英图忽易穷。
城迷歌黍客,地属采荛童。
辇道崩秋雨,旗门失晚风。
犬亡晙肆狡,人去雉争雄。
草树迎萧索,湖山罢郁葱。
犹疑见猎火,寒烧夜深红。
姑苏杂咏 长洲苑(在太湖北岸)。明代。高启。 中国久无伯,阖闾思骋功。讲蒐开别苑,训武出离宫。宰嚭应参乘,巫臣实御戎。鼗鸣深谷应,罝掩广场空。远曳捎云旆,高弯射月弓。三驱仪已毕,七伐步还同。甲骑从舆后,蛾眉侍幄中。煮胎须紫豹,胹掌得玄熊。乐事方难极,英图忽易穷。城迷歌黍客,地属采荛童。辇道崩秋雨,旗门失晚风。犬亡晙肆狡,人去雉争雄。草树迎萧索,湖山罢郁葱。犹疑见猎火,寒烧夜深红。
高启(1336-1373)汉族,江苏苏州人,元末明初著名诗人,与杨基、张羽、徐贲被誉为“吴中四杰”,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“明初四杰”,又与王行等号“北郭十友”。字季迪,号槎轩,平江路(明改苏州府)长洲县(今江苏省苏州市)人;洪武初,以荐参修《元史》,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,受命教授诸王。擢户部右侍郎。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,获罪被诛。高启曾为之作《上梁文》,有“龙蟠虎踞”四字,被疑为歌颂张士诚,连坐腰斩。有《高太史大全集》、《凫藻集》等。 ...
高启。 高启(1336-1373)汉族,江苏苏州人,元末明初著名诗人,与杨基、张羽、徐贲被誉为“吴中四杰”,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“明初四杰”,又与王行等号“北郭十友”。字季迪,号槎轩,平江路(明改苏州府)长洲县(今江苏省苏州市)人;洪武初,以荐参修《元史》,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,受命教授诸王。擢户部右侍郎。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,获罪被诛。高启曾为之作《上梁文》,有“龙蟠虎踞”四字,被疑为歌颂张士诚,连坐腰斩。有《高太史大全集》、《凫藻集》等。
初秋偕莼弟访沈泽存不遇,归过凤凰山麓。近现代。黄福基。 蛰居苦炎蒸,一室类枯槁。攒眉朝暮吟,不醉吻犹燥。昨宵几树风,感此秋意早。携手访山人,纡途认泉绕。风色翻沙蒲,日气蒸陇稻。入山换人境,樟荫净如扫。主人山中去,孤趣指幽窅。携将世外言,何处供绝倒。移意就层冈,搴衣穿磴道。林霭绿深深,流憩藉荒草。勿言腰脚疲,于此数归鸟。枯蝉挂修藤,饥鼠瞰赪枣。气苍日未夕,松露发初澡。坐久衣渐凉,晚钟沈木杪。归来袖暝烟,回瞩山月小。
月夜登燕子矶。清代。马鼎梅。 风涛自吐吞,今古向谁论。山欲截江住,云思挟月奔。潮汹瓜步阔,峰拥秣陵尊。多少登临客,都无名姓存。
禽言四首 其三。明代。朱应辰。 婆饼焦,小麦黄熟长齐腰。刈麦作饼婆为喜,岂料南山日日雨。雨多麦损不可食,虽欲婆嗔那复得。
次韵良佐歇心歌三首。宋代。陶梦桂。 一生受用燕营窠,百岁光阴马驻坡。晚境喜无干己事,故人远寄歇心歌。君开经卷尘缘了,我辟山林诗料多。得句却愁成绮语,何如一意向禅那。
得东山居主人恋家不出因借戴希周渔乡居赋杂兴六首 其二。宋代。许及之。 借得渔乡住,蟾光忽满轮。金波随短棹,银汉有通津。几度中秋月,今宵自在身。一尊消得醉,眼底欠诗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