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云沉空山有无,眼明见此姚江图。图穷烂漫得题字,照人百颗骊龙珠。
平生雅识敷文书,绍兴岁月仍不诬。岂知尤物能媒祸,茧纸兰亭已非故。
石翁信是学行人,能使邯郸还故步。忆昔憸人贿为囿,黩财更假狂阉手。
千里珍奇归捡括,故家旧物那容守。沈氏藏兹二百年,一相掣去心茫然。
谁言物聚必有散,手泽相关常累叹。未能一笑付忘弓,且喜百年还旧观。
岂余钝眼错颜标,抵掌真成孙叔敖。区区不独形模似,更存风骨骊黄外。
一时点笔迥通神,得非小米是前身。从来艺事关人品,敢谓今人非古人。
题沈氏所藏石田临小米大姚江图。明代。文徵明。 春云沉空山有无,眼明见此姚江图。图穷烂漫得题字,照人百颗骊龙珠。平生雅识敷文书,绍兴岁月仍不诬。岂知尤物能媒祸,茧纸兰亭已非故。石翁信是学行人,能使邯郸还故步。忆昔憸人贿为囿,黩财更假狂阉手。千里珍奇归捡括,故家旧物那容守。沈氏藏兹二百年,一相掣去心茫然。谁言物聚必有散,手泽相关常累叹。未能一笑付忘弓,且喜百年还旧观。岂余钝眼错颜标,抵掌真成孙叔敖。区区不独形模似,更存风骨骊黄外。一时点笔迥通神,得非小米是前身。从来艺事关人品,敢谓今人非古人。
文徵明(1470年11月28日—1559年3月28日),原名壁(或作璧),字徵明。四十二岁起,以字行,更字徵仲。因先世衡山人,故号“衡山居士”,世称“文衡山”,汉族,长州(今江苏苏州)人。明代著名画家、书法家、文学家。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,诗、文、书、画无一不精,人称是“四绝”的全才。与沈周共创“吴派”,与沈周、唐伯虎、仇英合称“明四家”(“吴门四家”)。诗宗白居易、苏轼,文受业于吴宽,学书于李应祯,学画于沈周。在诗文上,与祝允明、唐寅、徐祯卿 并称“吴中四才子”。在画史上与沈周、唐寅、仇英合称“吴门四家”。 ...
文徵明。 文徵明(1470年11月28日—1559年3月28日),原名壁(或作璧),字徵明。四十二岁起,以字行,更字徵仲。因先世衡山人,故号“衡山居士”,世称“文衡山”,汉族,长州(今江苏苏州)人。明代著名画家、书法家、文学家。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,诗、文、书、画无一不精,人称是“四绝”的全才。与沈周共创“吴派”,与沈周、唐伯虎、仇英合称“明四家”(“吴门四家”)。诗宗白居易、苏轼,文受业于吴宽,学书于李应祯,学画于沈周。在诗文上,与祝允明、唐寅、徐祯卿 并称“吴中四才子”。在画史上与沈周、唐寅、仇英合称“吴门四家”。
咏松三首 其三。。弘历。 高标迥出重霄秀,本色常留四季青。为重坚贞栽砌畔,绿阴如滴满轩庭。
临江仙 其一。宋代。周紫芝。 水远山长何处去,欲行人似孤云。十分瘦损沈休文。忍将秋水镜,容易与君分。试问梨花枝上雨,为谁弹满清尊。一江风月黯离魂。平波催短棹,小立送黄昏。
寻胡处士不遇。唐代。韩翃。 到来心自足,不见亦相亲。说法思居士,忘机忆丈人。微风吹药案,晴日照茶巾。幽兴殊未尽,东城飞暮尘。
无题五首 其一。。崔荣江。 岁渐黄昏发渐疏,心田荒却忍轻锄。无凭竖亥量山海,且仗陈玄写陋书。鱼种方塘花种院,烛明长案月明居。杯中斟是闲情味,笑说陶公或不如。
题善山院。宋代。许安仁。 瓦炉柏子袅残烟,午梦醒时一畅然。不悟功名负终老,荒山饥走又三年。